醫學科普
發表者:劉懿 人已讀
劉懿博士說肺癌(一):開展肺癌篩查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也是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60.59萬(男性41.63萬,女性18.96萬),居惡性腫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占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19.59%(男性23. 03%,女性14. 75%)。肺癌發病率為35. 23/10萬(男性49.27/10萬,女性21.66/10萬)。同期,我國肺癌死亡人數為48.66萬(男性33.68萬,女性16.62萬),占惡性腫瘤死因的24.87%(男性26. 85%,女性21. 32%)。肺癌死亡率為27. 93/10萬(男性39. 79/10萬,女性16.62/10萬)。近年來,臨床上已發現肺癌的發病有低齡化趨勢,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越來越影響我們的生活,肺癌的可怕之處是在于不能早期的發現,不能進行早期的治療,這也造成了治療效果不好現象的存在,可喜的是,有強烈的研究證據證實,在高危人群中開展肺癌篩查有益于早期發現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很多人知道早期診斷,作體檢的必要性,但采用什么方式作體檢,用胸片好還是CT好,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影響?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大家,在這里,我建議還是采用低劑量 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 的方式作體檢更為可靠,CT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胸片的 4-10 倍,可以早期檢出肺癌。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數據顯示,CT 年度篩查能發現 85% 的 I 期周圍型肺癌,術后 10 年預期生存率達 92%。美國全國肺癌篩查試驗也證明,LDCT 篩查可降低 20% 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篩查工具。我國目前在少數地區開展的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試點技術指南中推薦采用 CT 對高危人群進行肺癌篩查。
那么什么樣的人群屬于高危人群呢?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 (National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篩查風險評估因素包括吸煙史(現在和既往)、氡暴露史、職業史、患癌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結核)、煙霧接觸史(被動吸煙暴露)。其中的高危組人群為:年齡 55歲以上,吸煙史≥30 包年,戒煙史 <15 年或年齡≥50 歲,吸煙史≥20 包年,另外具有被動吸煙危險因素等幾項危險因素。NCCN 指南建議此高危組人群進行肺癌篩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比胸片,CT可以比較清楚地顯示病變特征、內部結構及周圍相關組織,避免了胸片檢查不易觀察的隱蔽部位和重疊部位(如肺尖、肋膈角、脊柱旁、心臟后方等)的病變,明確縱隔和肺門有無腫塊或淋巴結增大,有利于肺癌的臨床分期。經測量,病人在CT檢查過程中接受的照射量均在安全允許范圍以內,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對身體有損傷的副作用。
如果您本人或者您的家人,朋友,鄰居或者您所關心的人,屬于高危人群,又從來沒有拍攝過胸部CT,可以建議他們做個CT,有問題可以及時處理,沒有問題可以留作以資將來對比的基線影像,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系劉懿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suqoonproject.com)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是劉懿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
發表于:2015-05-31